在农村睡大炕有哪些有意思的事?
我先说一说火炕,建国前,东北土匪横行,时局动荡,人们为了安全,居住的土房屋里,大多都是南北火炕。
南炕父母住,北炕儿子儿媳住,那时候老人不论有几个儿子,儿子结婚后不分家。
屋子里有南北炕,冬天暖和,夏天却是热得要命。同时屋子里也显得特窄吧,去掉南北炕占去的面积,屋地的活动的面积,南北不足一丈宽。
南北炕最大的弊端是,夫妻俩做房事时受拘束,夜里尽管南北炕各有布帘挡着(俗称幔子)。
可是距离太近幔子又不隔音,甚至就连喘粗气,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如果夫妻俩,一不小心,再整出点其它啥动静来,肯定是难免不被对面炕上的人听到。
解放后,国泰民安了,小伙子结婚后,不愿意和父母在一起住,就盖房子分家,老式样的北炕,也就随之越来越少了。
多年以前,我们这有个姓杨的老头,他在解放前,职业是烧香的,因为他唱得好,工钱高,人们都叫他杨大劳绩。
老杨头就一个儿子,儿子在***时期牺牲了,他也就成为了烈属。
我是睡大炕长大的,有哪些有意思的事:冬天挤在一起互相取暖,火烧炕热了睡不着,靠墙睡顶条被,小的时候尿了炕怕大人嚷可暖干,那是没有电的时候,黑摸着有时找不到尿盆。
都是六十年前的事,现在也不睡大炕了,只能回忆。
不怕朋友们笑话,当年结婚的时候,我就是睡的大炕,而且新婚之夜,不知怎么搞的?炕的正中间压塌了!……差一点引起火灾!
早上做饭时,闻着有一股烧焦的味道,掀开门帘一看,才发现炕上的羊毛毡条,已经烧着了!……
那天早上, 早早起来就去了地里,正是秋收种麦大忙时节,几个叔伯兄弟,也帮助去干活,回家吃饭的时候,看到扔在门外的炕单子,和屋里的味道,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哥几个吃完饭,就各自回家了,临走的时候,几个叔伯大哥,投来异样的眼光,怪怪的感觉,走在最后的叔伯弟弟,朝我笑嘻嘻的使了个鬼脸,说:哥,你真行!晚上把炕都干塌了!今晚一定要悠着点啊!……
送走哥几个,回到屋里,妻子正收拾房间,一言不发,好像挺不高兴的样子!我一看那炕上的惨状,黑乎乎的烟熏火燎的样子,两个土坯已经塌了下去!
我问妻子怎么回事?她一言不发,继续整理房间,我说这么不高兴?她说能高兴起了吗?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我们……!若不是发现的早,可能就出大问题了!好在只是把炕单子烧了个窟窿,羊毛毡条不像棉质材料,那么易燃!……
最让人尴尬无语的是,晚上我和妻子并没有,像人们常说的***一刻!因为她身体不适!几天婚事的忙碌,只想痛痛快快睡上一觉!
也没有在意什么时候,也许是闹洞房的小伙伴们,不小心踩踏造成的原因吧!
反正感觉挺无辜的,还有点冤枉!又很无奈的,说什么都是多余苍白的,事实摆在面前了!解释有意义吗?
再说也没有必要解释吧?!
我们陇东人到现在都习惯睡炕,老年人大部分时间是在土炕上度过的。最喜欢“麦面辣子菜籽油,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一般人家家里都有两三个炕。过去人穷,一家五六口人,睡在一个大炕上。如今一家人盖条被子、挤一个炕的情况少了,但有屋的地方基本都有炕,且炕都较大。一进屋里,半个房子被炕占着。
炕上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情。有一户人家,两口子和两个小儿子,晚上没事干,女人纳鞋垫,男人熬罐罐茶,两个儿子顶着被子在烙炕上“耍狮子”。正耍的欢,就觉地震了似的,天翻地覆,全家人从炕上掉下来,烫的直叫唤。拉灯一看,原来炕跳塌了,人陷进了炕洞。第二天重新找人盘炕,村上一些人见面就故意喊:“睡觉时悠着点,踢腾慢点,小心再掉炕洞里,把零件弄坏了。”
如果是家里人太多的话,男的睡一头,女的睡一头。有一家六口人,两口子和二男二女四个孩子,晚上睡觉时父亲母亲睡中间,父亲一边睡两个儿子,母亲一边睡两个女儿。3个人盖一床被子,三个男的头朝后墙睡。有时互相扯被子,天亮的时候,往往两口子没有被子盖,互相抱着脚睡得正香。有时半夜里一个儿子大声叫唤,点灯一看,原来一个儿子被挤下了炕,睡在地上喊呢。有时一个孩子卷走了被子或者被子掉下炕了,天亮时全家人不盖被子躺在光溜溜的席子上,十分壮观。
以前如果遇到娶媳妇,那怕屋里有现成的炕,也要将旧炕打掉重盘个新炕。“新人睡新炕,家里财火旺。新炕新被盖,娃娃来得快。”结婚当天晚上,村里闹洞房的小伙子半夜三更***进来,取掉门外墙上的炕眼门,扔进一串鞭炮,炕洞里噼里啪啦响得新人睡不着觉。有的小伙子用草塞住烟筒,小两口呛得只能把门开大透风,他们则冲进新房调笑。有的索性从炕眼门里填进大量柴草,把新郎新娘烙得睡不下,只能躺在被子上或蹲在炕角,整夜折腾的睡不了觉。
炕是我们陇东农村人的乐园,承载着乡亲的梦,诉说着他们的幸福和善良。
顺便说一句,我现在正睡在老家的烙炕上,用手机写文章,太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