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柴氏一族自宋朝始还有没有出现过名人?都有哪些?
邓超版《少年包青天3之天芒***》,第一女主小蛮的真实身份是柴郡主,其父郑王柴宗训,是后周最后一位皇帝。
柴宗训后周世宗柴荣的第四子,即位时还不满6岁,朝局又不稳,第二年便被迫禅位给赵匡胤,后周灭亡。
赵匡胤登基后,封柴宗训为郑王。在此剧后期危急阶段,柴宗训还去联络当年的旧臣来帮助包拯及皇帝挽回局面。
不过此剧纯属虚构了,历史上柴宗训20岁便逝世了,这个时候赵匡胤还在位,包拯还没有出生呢,小蛮也不存在了嘤嘤嘤。
据说赵匡胤在一块石碑上留下有三条遗训,其中有一条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但柴家毕竟是前朝“余孽”,其后人虽没有被大面积***,但也没有太大建树的名人,大概自己也要避嫌吧,明哲保身。
由于北宋时期,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赵匡胤留下了“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的遗训。但根据各种史料记载,柴氏嫡系后继无人,只剩旁系传承。
其嫡系人物主要是:
柴荣七个儿子
长子越王柴宗谊、次子吴王柴宗诚、三子韩王柴宗諴全部被后汉隐帝刘承佑所杀,此三人均无子嗣。四子周恭帝柴宗训,北宋开宝六年(***3年)逝世于房州,赵匡胤追谥为“恭皇帝”。五子曹王柴熙让,生死未知,并无记载。六子纪王柴熙谨,乾德二年去世,并无子嗣。七子蕲王柴熙诲,史载其与兄长柴熙让一起不知所踪,据浙南卢氏族谱记载,后周灭亡后被其岳父卢琰收为义子,改名卢璇,后传为宋真宗所重用。柴荣七子,仅柴宗训留下了子嗣,其余各支均后继无人。
嫡系子孙后辈
1*柴宗训共有5个儿子:柴永崎、柴永廉、柴永惠、柴永孝和柴永盛。
2*柴熙诲的后代起初定居于永康灵山下卢村。
据记载柴荣的嫡系子孙北宋后期已无传人,只有旁系远支传承。
水浒传里排行老十,慷慨解囊的天贵星 小旋风柴进是柴氏传人,小说里征讨方腊后得以善终。
另外杨家将里有名的柴郡主也是后周柴氏传人。
后周柴氏一族在宋朝有两个名人得说道说道。
一是北宋大名鼎鼎的杨家将杨六郎的夫人柴郡主,柴郡主是杨家女将中的核心人物,巾帼英雄,家喻户晓。多次和杨门女将一起出去打仗,保家卫国,出生入死,奋不顾身。
另一位名气也很大,就是《水浒传》中人称孟尝君小旋风~柴进,为人仗义疏财,结交四方豪杰。被宋朝高唐知府高廉陷害打入死牢,后被梁山兄弟救出,投靠梁山。梁山排座次时,柴进名列第十位,星号天贵星,与李应一同担任“掌管钱粮头领”。
一、后周柴氏渊源
柴姓来源多种,一部分来源于先秦时期姜姓的分支,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少数民族汉化的改姓。
后周柴氏来源于先秦时期姜姓的分支,南宋郑樵《通志》记载,“柴氏,姜姓。齐文公子高之后。高氏傒,以王父字为氏。十世孙高柴,仲尼***。柴孙举,又以王父字为柴氏。汉有棘蒲侯柴武。裔孙守礼。五代后周周太祖无子,以守礼子荣为嗣,是为周世宗。”
意思是说:柴姓来源于春秋时期齐国国姓姜姓,齐文公之子公子高,姜太公六世孙;公子高之子高傒就以其父名为氏,高傒成为后世绝大部分高姓子孙的共祖;高傒十世孙高柴,又称子皋、子高、季高、季皋、季子皋,是孔子的***;高柴之孙柴举就以其祖父名为氏,从此“柴”就作为一个姓氏流传下来。柴氏在汉代有汉初十八开国功侯柴武,被汉高祖刘邦封为棘蒲侯。柴守礼就是这支柴氏后裔,其子柴荣后过继给姑父郭威为义子,改名郭荣,后登基即位改回柴姓。
(一)柴荣父兄妹三人,分别是:柴守礼(柴荣之父)、柴守义(柴禹锡之父)、柴守玉(郭威之后)。
①柴守礼,柴荣之父。
②柴守义,其子柴禹锡是宋太宗赵匡义为晋王时的旧臣,历任供奉官、翰林副使、如京使、宣徽北院使、枢密副使、转南院使和沧州、潞州、泾州、陕州、贝州等地知州,逝后赠官太尉;柴禹锡之子柴宗亮,曾任太子中允;柴宗亮之子柴宗庆,因娶赵匡义四女鲁国长公主,结果辈分都升了一辈,成为柴禹锡儿子,与老爸柴宗亮成了兄弟,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领恩州刺史,历任武胜、静难、永清、彰德诸军节度使。
③柴守玉,后周太祖郭威之妻,郭威称帝时柴氏已去逝,追封为圣穆皇后,过继其侄柴荣为养子,并柴荣立为嗣君。
(二)柴荣有子七人,分别是:越王柴宗谊、吴王柴宗诚、韩王柴宗諴、恭帝柴宗训、曹王柴熙让、纪王柴熙谨、蕲王柴熙诲。
①越王柴宗谊、吴王柴宗诚、韩王柴宗諴,被后汉隐帝刘承佑所杀,由于被杀的时候尚小没有名字,后周太祖郭威分别赐名“谊”“诚”“諴”,赠太尉、太傅、太保,追封越王、吴王、韩王。
②恭帝柴宗训,赵匡胤称帝后降封为郑王,母子迁往房州,20岁就去逝;长子柴永崎被赵匡胤封为郑国公,代代世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