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你家乡有哪些中秋风俗?
谢谢邀请: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每逢中秋,秋风习习,秋高气爽,每年十五夜,天上高挂着一个圆月,家家户户围在一起吃月饼,享受着团圆祥和的美好时光,我们正宗宁波人,从古到今,有一个习俗,宁波人中秋节不过十五,过十六,为什么宁波习俗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呢?据传:南宋宰相史浩是宁波人,他年年中秋节要从杭州回宁波和母亲团聚,有一年因无法赶到家,就在半路绍兴宿一夜,第二天才到家,谁知他一进门,一看,全家人还等着他,回来一起过中秋,从此:宁波人为了纪念这位路途遥远的孝子,就把中秋节延后一天。过去中秋节,宁波非常闹热,苔菜月饼,水溻糕,芋艿炖鸭,饭桌上都不可少,中秋夜观画船,这些都是宁波的习俗,可惜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习俗已经基本消失,如果非要问宁波人为什么中秋节要过十六?那么用一首竹枝词来证明一下:八月中秋月饼圆,节筵都作一天延,城东更比城西盛,鼓吹通宵闹画船。
感谢🙏邀请: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我是江苏省宿迁市沭阳人,也是一个农村人,也不晓到是年纪大的原因还是现在的社会发展的太快了,总而言之,感觉现在逢年过节再也找不到我们小时候的那种味道和感觉,虽然那个时候每家每户没有现在的经济发达,没有现在的条件好,但是小时候我们玩的开心。我是苏北人,我们老家过中秋节吧,没有以前隆重,小时候过中秋节吧,记得还要赏月,家家在集市上买檀香木回家在十五的那天晚上烧檀香木赏月,赏月过红才可以吃月饼,比如有花生,苹果,梨子,还有我们老家土话叫小巴狗,就是水里面长的那种,特别好吃。就拿今年来说吧,我们也还是买了水果什么的,但是再也买不到檀香木什么的,可能是因为社会发展不一样了吧,再也找不到小时候的那种感觉,也回不去那个年代了,现在人逢年过节回家就是抱着手机号码,也没有但是语言交流,有时候在想,是时代变了,还是我们人变了,总而言之,中秋佳节还是那个节日,但是没有以前那个味儿
现在过中秋节感觉没有小时候的气氛了,包括过年,年味儿,节气的味道越来越淡了,小时候的记忆总是那么美好。没有啥特殊的风俗习惯就是做月饼,吃月饼,小时候每到中秋节都是妈妈在家烙糖饼上面还刻上花纹,小时候特别爱吃,感觉每年吃月饼都好吃,现在都没有了当初的味道了,各种各样的月饼也没有那么好吃了,对中秋节也没有太大的期待了,这一天也就是很平常的一天了,不过我媳妇包的饺子味道也不错。哈哈哈哈!!!
我们山东胶东地区在过去有个圆月的传统,就是用面粉做的兔子称为月,像蒸馒头一样蒸熟,八月十五晚上所有的孩子每人拿一个月到大街上去看月亮,就叫赏月,现在这个传统已经不见了,只有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才有儿时的记忆!
☆☆说起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如今的八零后,九零后,乃至零零后,有几个能知道并会热情地去了解呢?
☆☆这是一个令人有点伤感的话题啊。在快节奏的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忙于生计奔波,多数人远离家乡,几乎就不注重家乡的风俗习惯了。中秋节,也就仅仅是能放***休息、吃个月饼、美餐一顿的代名词了。
☆☆在鄙人家乡,曾经的农耕为主的时代,中秋节是要烧香祭祖的,目的是招呼仙乡的先人们回来团圆下,并庇佑下后人。而活着的亲人们,聚在一起美餐一顿,话话家常。在那期间,甚至中秋节前两日,家庭主妇就要发面自制月饼——有糖馅儿的,肉馅儿的,果脯馅儿的,南瓜馅儿的,——总之各家各户喜欢什么味道的,就自己做什么馅儿的。到了中秋月圆之夜,吃过团圆美餐后,家人们就在自家庭院,或者门前开敞之处,放张桌子,端上自己蒸的月饼,泡上一壶茶,悠哉悠哉地讲古论今,海阔天空地聊天。
☆☆如果当(dàng)年,同村的乡邻中有女儿要出嫁,那么其女婿家,就必须赶在中秋节前,蒸出足够数量的月饼送来,再由要嫁女之家的乡邻把月饼分发到同村各家各户分享,以示祝福与告知之意。而乡邻们,则家家要轮流做饭,请待嫁之女来家吃“辞家饭”。那浓浓的乡情,常常令待嫁的姑娘感动得泣不成声。
☆☆可是现在呢?城市化啊,农村淳朴的乡亲,都进了城,大家各居东西,少有往来,而新入的小区居民,彼此不熟,没有多少共同语言,于是往日各自的乡俗,尽被弃忘,曾经美好的习俗,就成了老一代农人的记忆。新生一代,还有谁念乡记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