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太子被逼疯,康熙是否也有责任?
感谢邀请。更多的是一种制衡作用,如果太子权力过大很容易对自己的权力形成威胁,康熙显然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出现,再一个就是康熙要进一步的观察太子,到底有没有容人之量,如果太子有能力管好这个国家调度有方处理得当,自然是接班人的不二之选,但如果太子无才,无德,又无能的话,那么这几个阿哥也可以作为储君的备选,他们等于拿到了一张争夺储君之位的入场券。至于太子疯了康熙有没有责任,个人认为没有康熙已经对太子百般宠爱,已经做到了一个父亲所能够做的一切,太子最终的结果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咎由自取,俗话说自作孽不可活。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在热河木兰秋狝的过程中,意外撞见太子和自己的妃子偷情,妥妥的给自己戴了一个绿帽子,康熙勃然大怒,要捉拿太子问罪。
结果太子没抓到,却收到了太子造反的手谕,这让本来就生气的康熙,更加生气,要废掉太子的位置,另立新的太子。
叛乱平息,失踪的太子他被找到,大阿哥利用康熙给的特权询问太子的时候,利用权利之便,逼疯原本就非常的紧张的太子。
太子被逼疯,康熙是有责。怪康熙活的太久,别人继承皇位都是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结果到了自己这里当了30多年的太子,见到皇上还跟老鼠见到猫一样。还不知道还要当多久的太子,是谁,谁都会疯。
当然康熙也不是责,只能说有一点,主要原因还是太子的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本来安安静静帮康熙分忧,康熙一高兴说不定就早点退休了,自己就能登基了,结果太子不安分一直闯祸,让康熙非常的失望。
1.借国库银两,卖官
太子花钱大手大脚,自己的那些俸禄根本不够自己挥霍的,便从国库中借银两,几年下来已经接了50多万,本以为没人能发现,结果黄河发大水,事情败露。
太子不想着填补缺漏,却想着铤而走险,卖掉了一些空缺的肥差,用卖官的钱填补了缺漏。
2.卖官,造成冤俩错案
太子以为卖官也就卖了,填补自己的缺漏就好,结果东窗事发,卖官卖出了人命,康熙一查到底,查到了太子及众多皇子头上,康熙虽然知道名单,但是由于牵扯太多,放弃了追究。
《雍正王朝》中太子并没有被逼疯,只是太子行为疯狂。
这里面有康熙的责任,因为康熙就是故意在逼太子做出选择,而且是让太子进行了多次选择,这其实也是在给太子机会,选择对了就是皇位,选择错了就是万劫不复。
可惜的是太子每次都没有选择对,真正的是无药可救。
黄河发大水,康熙先问太子对策,太子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太子举荐的四阿哥胤禛江南赈灾办的不错,想让太子发表一下意见,结果太子又开始打压四阿哥。
追比国库欠款,胤禛弄的轰轰烈烈,结果太子不但卖官鬻爵,捞取好处,而且最后不经报告就草草结尾。
这些皇帝都忍了,却发现太子和自己的妃子有染,而且还起兵造反(虽然最后证明是***的),结果康熙皇上被逼到墙角上,只有废掉他这个太子。
皇上让百官举荐太子,结果又推翻不用,又将胤礽恢复了太子的名位。
康熙南巡,让太子监国,太子却和官员们算起了旧账。
而且还想要得到《百官行述》控制百官。
结果被捅到康熙面前,事情败露后又起兵造反。
结果再次被废,被圈禁致死。
如果太子有黄河赈灾的对策;如果太子能够不嫉妒四阿哥,而是胸怀宽广;
如果太子不是想着自己捞钱;如果太子能够幡然悔悟,好好监国,做出一番成就;
太子被逼疯,康熙难脱干洗,首先太子的很多毛病太子都是康熙教出来的,最后也都成他废太子的理由。
康熙曾当着太子的面考太子的两位老师汤斌和耿介,让他们背诵诗词,说出书中的典故,两位老师对答不上,康熙一顿斥责,使两位老师在学生面前颜面扫地。
更加悲催的是太子的另一位老师徐元梦。徐元梦是个旗人,一次太子练习骑马射箭时他在场,康熙让他拉弓,徐元梦本来是个文人,哪里拉得开,因此遭康熙一顿责骂。徐元梦辩驳几句,康熙大怒,一顿板子,打成重伤,史载“且走且打,所过处血皆遍地”,第二天徐元梦还要忍着伤痛为太子上课,并且康熙下令抄了他的家,把他的家人发配黑龙江。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1690年,康熙亲征噶尔丹,到河北隆化突然发起高烧,心烦意乱中思念起自己的儿子,于是派人叫太子胤礽和三皇子胤祉前来探望。太子见了病中憔悴的康熙,毫不在意,既没有忧虑之色,也没有问候之语。康熙来气把太子撵回了京城。
这才是康熙对太子不满的开始。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康熙带众皇子巡幸塞外,十八阿哥胤介病重,康熙十分焦虑,太子无动于衷,康熙对太子更是不满。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康熙教育太子残忍地对待老师,太子怎么可能会有仁爱之心。太子成年后参与处理政务,不管对待年轻的还是年老的臣子,经常是非打即骂,这都是康熙培养的结果。
太子胤礽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所生,康熙与赫舍里氏情深意笃,赫舍里氏生胤礽时难产而死,他把对赫舍里氏的感情都转给了胤礽。胤礽两岁就被立为太子,康熙在胤礽身上投入了大量感情,但是他用情太过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康熙这个人,康熙的能力毋庸置疑的,千古圣君之一,以康熙对政治、政局的了解程度,自然是知道康熙后期朝廷存在的问题的。虽然康熙很早就立了太子,但是对太子的态度始终处在考察期的,对其他皇子也是从来没有堵死这条路。让老四老八等人频繁参政,留住京师。给其他人留了希望,那太子的日子自然不好过。太子在和老八的斗争中,最不利的因素就是太子是明面上的,而老八是在暗处的。有些事老八能做,太子不能做,做了就会留下污点。太子的任务是登上皇位,老八的任务是把太子拉下来,所以决定了老八和太子需要做的事是不一样的。
老四进入康熙的考虑范围应该是在第二次复立太子之后。其实这个时候康熙可能有把太子当靶子而保护老四的意思。有时候名头太高真不是好事,就想三国时袁术自立为帝,立马被围攻***。太子现在就是吸引火力的,这其实是给老四成长的时间,但是老四这时候也不是绝对安全的,康熙对老四也是在考察,只是这次是懂得了保护考察对象了。
所以我觉得,太子可能不是能力最强的,但是也绝对不是庸才,只是被立为太子过早了,也就是被暴露的太早了,这样要被很多人针对,而康熙又是超长待机的,换其他人在太子位上估计也待不了多长时间。这可能算是康熙的一个失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