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古时候的贞节牌坊?
这是一种价值取向的问题,不仅仅是道德***更是一种管理体系的规定。古代的贞洁观念实际上在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雏形。从族外群婚到对偶婚再到单偶婚,生活伴侣逐渐稳定了下来。早期的贞洁观念也开始出现,在后世的草原游牧民族中还存在着原始遗留,孩子生下来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情况也很突出,加上收继婚和抢亲的存在,女子不贞几乎已经是常态。也因此出现了长子可能并非是现任丈夫所生的情况,因此少数民族的人大多喜爱幼子。正是因为中原民族发现了这种情况,所以在很早就确定了女子基本的贞洁观念,以防止血统混乱而带来的一系列家庭和财产***。
贞节牌坊无异于是一种特殊情况的宣传模式,以一个相对极端的案例来向女子宣传贞洁的观念,实际上是为了维持传统家庭的稳定性。因为古代没有DNA检测设备,所以要调查血统非常困难,由此而带来的问题无法避免。只能够从源头上宣传贞洁观念,并且在法律上强力制裁相关犯罪。这样就可以收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贞节不是一种道德上虚无缥缈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是对于家庭的稳定剂。国以民为本,家庭是国家的组成单位,所以国家奖励表彰守贞的女子,目的就是带动一种风气。而如今这个词汇显然被污名化了,被视为了一种对于女性的约束和枷锁。实际上,在古代法律上对于婚姻内部的犯罪有明文规定。贞节牌坊是一种表彰行为,古代除了贞妇之外还有孝子也会受到同样的旌表。这都代表了一种价值观的走向,不宜过分曲解。
贞节牌坊是父系氏族社会男权至上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利有弊,于当下女权盛行的中国已成昨日黄花,不必强求复古。当然文化是有惯性的,不排除仍有部分人视其为道德楷模。
至于怎么看待是自己的事,只要不违法,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
导语:贞节牌坊,一座牌坊,却也可能是古代女性的枷锁。
历史上第一面贞洁牌坊是秦始皇立的,而这面贞洁牌坊的主人是巴邑女商人清。这位清在丈夫死后坚持不改嫁,自己经营丹砂事业,打造出了一个丹砂帝国。
秦始皇有感于这位寡妇清的忠贞气节,为其构筑怀清台,还允许其拥有私人武装,更是邀请其到咸阳养老,可谓是殊荣。
但是大家或许都会疑问,照历史记载来看,秦始皇的性格应该不像给一个寡妇如此花心思的人吧?这其中的关键原因便是他那位风流老妈影响了。秦始皇嬴政的生母赵姬,先是吕不韦小妾,后跟了秦庄襄王,庄襄王死后又跟吕不韦厮混,最后和***太监嫪毐一起生了两个小孩,对比寡妇清,赵姬可以说毫无贞洁气节可言。也就是这样的老妈影响了秦始皇对女人的看法,不仅一生不立皇后,对于有忠贞气节的寡妇,特别佩服。
秦始皇给寡妇清立的牌坊,与其说是贞洁牌坊,更不如说是一座奖励功劳、褒奖事迹的牌坊,它突出的重点是女性在没有依托男性的情况下独立生存甚至靠着自己的双手为国家创造财富,这是一种气节,所以重点是在“节”。
但是往后的发展,贞洁牌坊的重心就偏移了,由节到贞,对于女性的枷锁也就来了。
秦汉时期,女子的忠贞观念或者说社会上对于女性气节还是处于一个宽和期。这段时期女性追求浪漫大有人在,例如赵太后。而且这段时期,寡妇嫁娶现象也多,自然毫无贞洁牌坊之必要。
这个宽和一直到了南宋时期,讲求道德标准的“程朱理学”逐渐建立,人们对于女性道德标准的观念清晰严谨起来,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对于寡居女性则是严厉达到顶峰。
到了南宋之后特别是明清时期,贞洁牌坊成为了寡居女性真正的枷锁,当然也成为了地方政绩考核的标准。这时侯出现了很多地方为了赢取贞洁牌坊而逼迫寡妇守寡、活活饿死寡妇等强求寡妇一生守寡的事迹,这对比秦始皇时所立的贞洁牌坊,已经严重变味。
在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男性不仅要求女性绝对的拥附更是提出花样众多的道德标准条目。表现的好就会给以奖励,例如贞洁牌坊,或者清朝朝廷所封的诰命夫人等,都是这个道理。至于表现不好,那么就跟***剧那般,浸猪笼等迫害。
问题挺好,关注历史的马少伯,聊表浅见。
“贞节”二字,最初是一种比较宽泛的概念,即指有纯正高洁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女性。后来“贞节”二字逐渐狭义化,指女性的从一而终。而贞节牌坊也从最初的对女性道德的表彰,衍变成了女性从一而终、坚贞不二的标志。
历史上的第一座贞节牌坊是秦始皇嬴政所立,目的是表彰巴邑一个名叫清的妇人早年守寡之后“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的理念和行为。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这是秦始皇对女性的一个极高褒赏。但是秦始皇作为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为什么要对一个平民如此厚待呢?
这里不能不提及秦始皇对女性的态度。因母亲***带来的心理阴影伴随了秦始皇一生,致使他成了一个女人的仇视者,视所有的女人为不洁之物,就像他的母亲一样。但在巴寡妇清这里,秦始皇视她为“贞妇”,不能不说是她的一个殊荣。秦始皇也因此而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像他母亲那样,也有忠贞不二、心存道德的女性。所以就利用对寡妇清的褒奖,立为天下女性的楷模。
然而,到了宋朝之后,尤其到了明清时期,贞节牌坊成了束缚人性的枷锁。宋朝程朱理学主张“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个是为了脸面连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权都给剥夺了。这是违背人性的道德束缚。如同现代人的一句俗语:死要面子活受罪。今人当看清类似的事情,当有清晰的认知,不可盲从。
问题就回答到这里,感谢阅读。
我是马少伯,关注我,共同探讨更多历史问题。
贞洁牌坊是古代统治者所推崇的一项道德标准。其目标是对于过去的妇女们。因为,她们是这种要求的牺牲品。
秦始皇时代,在文献上就明确地有记载。特别要求妇女在家里的地位和所发生的作用。因为过去的家庭,在秦国的商鞅变法后,在男人成年后,必须分家立户,如果不这样,就会犯法,被判多出赋税。所以,民众的家庭建立起来之后,又因为男人要服兵役。女人就在家里了。这就有可能出现问题,让男人们担心后院起火。因此,朝廷出台了这样的标准并不是偶然。
秦始皇出巡到了东方各地,他差不多都要刻石。把秦朝的相国法律法规道德文章刻在面。秦始皇三十二年,在碣石时就把男女在家的职位分清楚了:
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饰省宣义,有死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男女洁诚。《会稽石刻》
秦始皇时代的寡妇清,就是一个被秦始皇树立起来的贞洁女人的榜样。她不仅贞洁,而且有能力。秦始皇很欣赏她。专门替她建立了一座怀清台。这就是最早的由秦始皇帝亲自建立的“贞洁牌坊”。这一意义非同小可。为后来历朝所继承和发扬。
不消说,秦始皇的初心是有意义的。它维护了家庭生活的基本安定。到了后来,就越来越走样了。本来“女子无才便是德” 就已经让女人很受伤,再给她们一把枷锁,她们就更受伤了。因为,她们面对的是,男人死了之后,不准嫁人,只能守寡。这无疑是扼***性。
如今,这样的贞节牌坊还有许多。这三副图片是沐浴在下午阳光里面的凉高山王氏贞节牌坊。是光绪皇帝年间的作品。如今依然伫立在山头上,阅尽人间沧桑。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是否名副其实?
感谢邀请!大家好,我是终南望月。很高兴能够在悟空问答里和大家学习交流。
闻一多曾在《宫体诗的自赎》中这样评价张若虚:他和另一个顶峰的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说的就是张若虚这首诗在唐诗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功勋。全诗韵律灵活婉转,结构新鲜活泼,语言清丽自然,达到了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的最高艺术境界,是初唐七古歌行的顶峰。
明朝文学家、散文家,竟凌派代表人物钟惺在《唐诗归》卷六中评价:此诗将春、江、花、月、夜五个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足见对此诗的评价之高。
这首诗从月亮升起写起,由望月而生发出对宇宙初始和人生开端的探索与思考,又交织了游子思妇的两情缱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而由爱情引出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愿,结以落日余晖的拳拳之忱,浑然构成一曲自然美和人性美的赞歌。
唐诗宋词中,咏月的作品何其多也。月亮是文人笔下最有灵性的景物之一。张若虚这首诗中拟人化了月亮,描写的更是别具一格:善解人意,一往情深。它从苍茫云海间星空里俯视人间,看到寂寞的思妇,就连忙赶来给她作伴,一会儿照着她的闺阁,一会儿照着她的镜台,一会儿又照着她的玉帘,又陪伴她来到河边,照着她的捣衣石。殷勤而眷顾,流连而踟蹰。思妇终于被打动,也渐渐明白:天地之间唯可信任的只有月亮,何不跟随它一起去看看音信全无的夫君呢?天快亮了,月儿仍旧不忍离去,它催促远方的游子,赶紧踏上归途。而那洒满江树的余晖,仿佛也怀着无限的同情。
全诗三十六句,每四句换一次韵,每一韵有相当于一首绝句。这正是张若虚这首诗的精华所在。其中春、江、花、夜都是受月之烘托,否则神***顿失。
李白的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应该都是从这首诗当中获得了启发。
诗的前两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堪称经典中的经典,被广为流传。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压全唐真的是丝毫不为过。
十几年前,高一下学期语文课上,我当众高声背诵初唐诗人张若虚的大作——《春江花月夜》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柔婉处静逸灵动,隽永细腻;深沉处大气雄浑,辽阔邈远。“孤篇横绝,压倒全唐”之名盖不为虚~
《春江花月夜》这首七言古诗沿用的是陈隋乐府旧题,以月为体,凭江为景,笔墨清丽,文风淡雅,颇具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春意盎然,大江壮阔,花木幽美,月色迷离,诗情画意,充满哲理,借写旅人游子的离愁别绪,抒发作者思虑千古的超然意识和更替代迭的人生感慨。全诗意境空明寥廓,想象奇特悠然,韵律悠扬宛转,文辞绮丽自然,真可谓“洗尽六朝脂粉气,盛唐古风由此兴”,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明代文学家谭元春评价该诗道:“春江花月夜,字字写得有情、有想、有故。”清代学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一书中评曰:“春江花月夜,题中五字安放自然,犹是王、杨、卢、骆之体。”现代诗人闻一多先生更是赞赏该诗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诸多赞誉,足见该诗在古代诗坛上的绝顶地位,“孤篇盖全唐”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