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鹦鹉螺”,为何被称为开启核潜艇的钥匙?
1800年,美国工程师罗伯特·富尔顿为法国人设计了一艘潜艇,下水时给它取名叫做“鹦鹉螺号”;1869年,法国人儒勒·凡尔纳发表了他的著作《海底两万里》,其中那艘行走两万里的潜艇名字,也叫作“鹦鹉螺号”;1954年,世界上第一款核潜艇在美国的格罗顿下水,它的名字同样也叫做“鹦鹉螺”......
其实,历史上叫做“鹦鹉螺”的潜艇不止这几艘,而且,也并不是只有潜艇才叫做“鹦鹉螺”,许多的普通战舰也被称作这个名字。
此时的地球海洋中,称霸了寒武纪时期的奇虾已经没落了,这个寒武纪时期最庞大的动物已经渐渐地消失在了茫茫海洋之中,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进化出了坚硬外壳的海洋节肢动物,比如海蝎子、鲎,还有三叶虫等,它们依靠着进化出来的坚硬的外壳作为保护,使得海洋里的捕食者们拿它们没了办法,而它们的数量也迅速增加,海洋中到处都有它们的存在。
就在这个时期,又一种海洋生物出现了,它们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局面,也让这些节肢动物们一下子回到了食物链的底端,而它们,就是鹦鹉螺家族。
鹦鹉螺也有很多分类,其中最大的就是大鹦鹉螺,那时的大鹦鹉螺最大能到什么程度,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不过,很多科学家猜测,大鹦鹉螺的体长最高可以达到十米以上,再加上它们那圆锥一样的体型,活脱脱就像一艘现代的小型潜艇。
那时的大鹦鹉螺,在海洋中几乎是“顶级杀手”,没有哪个物种能够威胁到它们的生存,而因为前期节肢动物的大量繁殖,使得大鹦鹉螺的食物也是相当的充足。它们就像潜艇一样航行在海底世界,而当发现海底趴着的“猎物”时,它们就会迅速地垂直下潜,伸出全部的触手将其死死地缠住,然后再一点一点的在嘴里咬碎它们的外壳,吸食掉里面最美味的部分。
这样的捕食戏码每天都在上演,节肢动物面对无比残酷的生存环境,不得不另寻活路,最终选择了向陆地迁移,以此来摆脱大鹦鹉螺的威胁,可以说,大鹦鹉螺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陆地生物的出现。
鹦鹉螺是世界“四大名螺”之一,除了鹦鹉螺外还有唐冠螺、万宝螺以及法螺,其中法螺应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因为前段时间一位美食博主吃了法螺被刑拘,让人们对法螺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我们今天说的鹦鹉螺,比法螺更为稀有,它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濒危的鹦鹉螺以及它与核潜艇的故事。
鹦鹉螺是头足纲鹦鹉螺目鹦鹉螺科下软体定动物的统称,一共有7个属超过30种不同的种类,不过其中有5个属已经灭绝,只剩下了鹦鹉螺属和异鹦鹉螺属这两个属一共6种鹦鹉螺,其中异鹦鹉螺下有两种主要分布在印尼爪哇岛、巴里岛(穿孔异鹦鹉螺)以及巴布新几内亚附近的海域(异鹦鹉螺)。
而鹦鹉螺属下四种鹦鹉螺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西南太平洋热带海域中,在我国的海域中,目前仅在台湾和南海诸岛的海域中发现了鹦鹉螺壳,并没有发现活体。但尽管这样,鹦鹉螺依然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从外观上,鹦鹉螺“螺如其名”,它有着一个漂亮的外壳,呈螺旋形盘卷,壳的底色通常为乳白色,红褐色的生长纹从壳的脐部辐射而出,从整体上看特别的像鹦鹉的喙,因此得名鹦鹉螺。
鹦鹉螺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奥陶纪(距今约2.35亿年前), 在当时直壳鹦鹉螺是海洋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它们有着接近6米的体长。不过,直壳鹦鹉螺并不是如今鹦鹉螺的祖先,在当时食物链的相对底端生活在卷壳的鹦鹉螺,它们才是鹦鹉螺的祖先,而且在上亿年的演化中,鹦鹉螺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因此,它们又被称为“海洋活化石”。
鹦鹉螺是一种海洋底栖型软体动物,它们通常栖息在100-600米的海底,主要以小鱼虾、小螃蟹以及其他小型软体动物为食。由于鹦鹉螺有着漂亮的外表,所以许多鹦鹉螺被当成了工艺品售卖。但是,鹦鹉螺并非“绣花枕头”,它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首先,作为一种生存了几亿年都没有太大变化的物种,它们在生物进化方面可以为科学家们提供重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