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乡村旅游的好处是什么?
到乡村旅游大有好处。
我最喜欢乡村旅游了,那是一种身心的放松,那是一种灵魂的回归,那是一种自我的救赎。
随着我的年龄变老,越来越贪恋乡村的青山绿水。更让我留恋的是,那乡村中的父老乡亲,特别是住在乡村老房子里面的那些老爷爷和老奶奶。
我这些年的乡村游中,最大的兴趣就是与老乡们打交道,在他们身上感受那一份淳朴,找回那些人与人之间久违了的真挚。
前几年,我到胶东文登的一个乡村游玩,旅游的任务就是拜访这个村里的老人,我先后去了三位90岁以上老人的家。
这三位老人的身体还算健康,头脑还算清晰,能与他们交往和聊天,我是十分珍惜的,当成自己人生中的宝贵时刻。这些饱经沧桑的老人们,还都有一颗温暖和柔软的心,说出的话都非常暖人,特会与人沟通,我们双方都很有收获。
这三位老人目前都是独居生活,这是当前农村的普遍现状。因为他们的儿孙们都已经进城生活了,老人留守在乡村,托付给亲戚们来照顾。
其中的一个老奶奶,每天有邻居来帮厨。还有一位老奶奶,是侄媳妇每天过来照顾她生活的。另外的一位老爷爷,也是由亲戚们来照顾的。
老人们对我们的到来十分高兴,能有人来找他们说话,把他们乐得像过节似的,笑容一直没有离开过他们的脸庞。
老人们似乎没有什么愁苦,那位老奶奶说,前些年还有好几个能聊天的老伙伴,他们都一个接着一个地走了,老奶奶好像很能坦然的面对这些。老奶奶对一切都是知足的,衣食无忧,特别是城里的孩子们有所成就了,就是她最大的精神支柱。
某位名人在接受***访时说:“退休以后,去一个清净的地方,盖几间房子,种几畦菜,养几只鸡,约三五好友,一起安享晚年。
虽然有些喜感,但的确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无独有偶,很多名人富豪长期在外打拼,一年在家住不了今天。住豪宅,赏美景的往往是他们的管家,佣人。
乡村旅游,并不是几个农家乐,钓钓鱼,吃吃农家饭,住住农家炕头那么简单。乡村旅游正在从单一的吃、住、行向品、修、冶发展。
吃住行不用多讲,都是最基本的生活诉求。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后面三者:品、修、冶。
品
品鉴农耕文化,品位农民生活,品尝乡村美食,品赏农村风光。有些乡村保留了几百年的原始风貌,数百年的大树,古老的家谱,每一片瓦,每一块青砖都能折射他们悠久的历史。
农民在外出打工过程中,也将外面时尚的生活方式也带了回来,外观古朴的房屋,里面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城市先进的设施在农村得到很好的结合。推窗看山远,静卧听鸟鸣。
如果是亲水的村落,里面的故事就更多了。我的老家在淮河岸边,夏天雨后的河边,由于河水的冲刷,岸上的土块崩落,在河沿经常能捡到铜钱和刻着花纹的砖瓦,可惜那些东西都丢失了。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产业愈加篷勃兴起。人们更加追求精神上的生活。正是由于有需求,才会有市场。
乡村旅游的比较优势
相比城市而言,农村有他独到的生活方式和人文气息,其实人们的主要思想都摆脱不了对自然的亲和力,自然的风光,清新的空气,纯净的食品。这都对城市人有很强的吸引力,生活在喧嚣的城市,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都自然追求这种天然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人文思想的回归。
这种朴素的乡村生活,已经成为城市人梦寐以求的东西。这是乡村生活的天然优势,是自然与历史富裕的独特内涵。不同乡村地域有不同的特色,这就是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的优势,发展城乡旅游不但会给旅游者带来一定的精神上的享受还会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是两全齐美的好事,对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乡村旅游,重在基础打造。
乡村旅游是服务业的范畴,重在服务,决不能求短时利益,而伤害消费者。更不能在基础设施上,搞城市化的动作,这就丢失了当地的特色,只有切合当地的民风民俗,民族文化特征才会持续的吸引顾客。才会形成品牌,才会对当地的旅游业起到长远的支撑绝不能搞短视利益。
保护了乡村生态,增加乡村收入。
保持原生态的旅游特色,即是消费者的需求
也是生态环境冶理的要求。保证纯朴民俗,民风的可持续,这就实现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我们会发现,社会越发达,对绿水青山的追求愈强烈。因此踏实打造乡村旅游是一个持续又健康的产业。